中國果業與日本技術仍有較大差距!
日本蘋果種植專家中田信雄先生是1941年生人,今年77歲了。
中田先生是日本農協技術部的負責人(技術總監),退休后,現任是果樹生產流通研究所總代表。他家里還種植30畝蘋果園,他家里共有7口人,果園由他及妻子和一個兒子管理。
他從2000年以來,到中國超過100次。在中國的主產區,進行蘋果種植及修剪技術傳播。
中田先生認為,中國陜北種植山地蘋果,存在兩個問題,凍害和干旱。
他認為,凍害和干旱,技術上都可解決。
“當前中國蘋果種植最主要的問題是化肥、農藥、除草劑的問題。”
01
對果農來說,最大的問題是套袋
農民不希望套袋,在技術上來說如何把套袋轉化為無袋栽培,這個是關鍵問題。
日本用了20年時間,取消了套袋。富士不套袋,技術上比較困難。
日本當前是80%的蘋果不套袋,還有20%的蘋果套袋。試想想,中國蘋果免套袋,需要多少年時間?中國需要10年時間?還是需要20年時間?
不套袋,在蘋果生產中會遇到一些問題,這些事情,我們日本都經歷過。中田先生認為,陽光富士是今后的發展方向,誰最先種出好的陽光富士,誰就有機會獲得超額回報。
產業轉型升級,主要就是從有袋轉無袋。要轉無袋,必須先將化肥使用量降下來,果園生草,發揮微生物作用,靠修剪控制樹勢,讓蘋果自然著色。
02
最核心的是品種
中國當前栽植蘋果,由喬化轉為矮化密植,其實關鍵的不在于栽培技術,最重要的是品種,最核心的是品種。
例如紅富士果個大,糖分高,在樹上掛的時間長,吸收的養分多。供給養分的技術有多種,最根本的技術是修剪。
富士以外的品種修剪技術簡單,富士修剪最難。矮化種植后,會緩和修剪工作,但修剪困難依然存在。
03
中國的蘋果種植,優勢在于自然條件
最大的是日照時間長,日本的日照時間在1800~2000小時,而中國榆林的日照時間是2600~2900小時。晝夜溫差大,土壤很厚。
日本土壤是火山巖灰土,偏酸性,pH在5.8~6.3之間,中國的土壤PH值在6~9之間,PH值高些。
水的問題,中國正在解決。過去20年來的植樹造林,效果很好,在陜北的延安、榆林,綠化效果很好,水比20年前好多了。青森的降雨量是1600毫米,而陜西在500~600毫米。
04
中國蘋果種植技術在提高,將來會壓倒日本、歐洲
歐洲我也去過,但是我個人感覺,中國的蘋果種植管理水平會超過歐洲的,包括意大利、新西蘭等。
中國有種植蘋果好的地方,陜西、遼寧、山東、新疆等。但山東、河南等有些地方會逐步逃汰退出。
我認為北緯40度左右的地方,蘋果生產會生存下來。
05
日本果園處于微生物時代
日本的果園種植近20多年來,基本上不使用化學肥料,少量使用生物肥料(油渣、發酵的植物軀桿等),是微生物的蘋果園。
也就是說,日本果園處于微生物時代。種草多,保水,濕潤,微生物多,土壤疏松。土壤的環境是個微生物環境。
一年四季,生長不同的草,會有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生活繁衍。土壤成為一個有機的微生物的生存環境。果樹吸收養分,會自然利用土壤的各種元素。土壤成為良性的自我循環健康體。
而中國當前果樹上大量使用化肥,追求高產。矮化密植種植,與日本種植管理蘋果的概念不一樣,也與歐洲的概念不同。
世界農業的發展,分為幾個階段,水利農業時代,化石能源農業(化學農業)時代,品質農業即自然微生物農業時代。
中國當前還處于高產農業向品質農業轉化時代。需要很長的轉型時間。
日本的喬化樹根深在10米以上。但是,黃土高塬的土層更厚,果樹扎根會更深,可以吸水及養分。根深,也會防止刮風引起果樹倒伏。
06
日本果樹不拉技,讓果樹早結果
日本果樹不拉技,主要是讓果樹早結果,利用果子壓枝條。
但是日本重視修剪,修剪是一門重要的藝術,要占到果樹管理的70%的工作和投入。
中國果樹是因為養分太多了,枝條會旺長,所以要拉枝。正如人體一樣,長胖了要減肥一樣。還不如不要給果樹太多的肥料,不需要枝條旺長。
修剪最重要的理念是,越少修剪越好。
樹是生命體,越修剪樹體會越旺長。因為修剪的樹體部位,細胞會有應激反應,有生物機能,越剪枝,它會自我保護,會反彈,就越會旺長。最好的途徑就是少修剪更好。借樹勢來生長,引導為佳。
幾年前,我去過北京果樹所,他們說中國已經把日本的技術學會了,不用學習日本的技術了。
其實,我感覺中國與日本在技術上還有很大的差距。陜北山地蘋果的種植,還是要借鑒。
2019.01.30